close

劉謙 汪詩敏 李春姬 郵局正妹 賞櫻 

人終究是會走到墳墓的很多人一講到古代的文人就會想到清風,想到明月,想到水邊林下,其實何必有風 ? 何必有月 ? 達觀不是看到風景才達觀,不是一定要看到良辰美景才會心胸開闊。人生不必礙於某些情境設定,如果設定一定如此,一定不如此,人生豈不是不能自由?結婚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,如果說結婚會讓人成熟,那麼多結幾次婚是不是會更加成熟?"轉變"是人本身內在的轉變,觀念與思考模式的改變,跟結不結婚有什麼關係呢?很多人都覺得一談到錢就很世俗,很市儈,其實既然物質可以讓人的生活便利,為什麼不好好利用,好好享受人生呢 ? 人終究是會走到墳墓的。人不享受人生,賺了錢有什麼用 ? 清風明月當然是不管有錢沒錢都可以享受的,可是有錢的人,可以享受得更徹底。人生於世俗,長於世俗,又死 於世俗,即使是和尚尼姑也還是世俗的,不然何必要化緣呢 ?人的血液就是世俗的,人的呼吸也是世俗的。人就是完完全全世俗的動物。人有了錢可以幫助別人,可以實現夢想。夢想一輩子也辦不到的事,也許只要有錢就能辦到,那有錢有什麼不好?錢本身是沒有主人的,也沒有好壞的分別,只是看怎麼去使用,可以把錢看作單純的交易媒介,計價單位,也可以看成身份地位的表徵。人工作,很少是為了想打發時間,工作跟興趣不同,興趣不必問為什麼,有的人就是很喜歡錢,增加財富是他的興趣,但很少人工作純粹是為了興趣而不計較薪水。義工沒有收入,便不算工作,只能算是打發時間的消遣。消遣,不必分什麼好壞,義工也是要有穩定的經濟基礎,三餐都沒著落的人雖然有的是時間,卻不會想要去當義工。這跟心腸好不好當然無關。誰的人生沒有困惑,沒有苦澀,沒有矛盾 ? 即使是智者,也不可能沒有疑惑,如果沒有疑惑,就不會去思考,不會去想前因後果,不會去推敲彼此的連繫,不會嘗試去做推理,不會深入去鑽研,不會從橫切面去剖析。每個人思考都有盲點,智者也不例外。如果智者既不是勇者,也不是仁者,是不是就會憂慮 ? 會恐懼 ?勇者是不是就會困惑 ,會 憂慮 ? 仁者是不是常會感到困惑,感到恐懼 ? 人生,或者說是"人的一生",有的人說"人生"是一場既漫長又短暫的"旅程",有的人說人生就像是一場"棋局"。A長得像B,B長得像C,C長得像D,那麼A會不會長得像D呢,我並不曉得。如果勉強說人生是棋局,人是下棋局的人呢,還是棋局中的一個將軍或是小兵?棋局,不是贏,就是輸,不是和棋就是下到一半重新再來,跟真正的人生相比,實在是簡單多了。有的人擅長下棋,有的人不擅長,如此而已,不一定關係家境或是天賦,興致一來,公園涼亭街角,就可以作番廝殺。人生不得意的時候,該找誰廝殺呢 ? 人生是沒有什麼道理好講的,誰會跟你講道理呢 ?戀愛中的人是不講道理的 ,正因為不必講道理,所以才是甜美的;也正因為不必講道理,所以失戀是苦澀的。人生也不必然就是要講道理的,講道理只有用在不能講道理的時候。什麼事情都靠講道理來解決,只會讓事情更加複雜,問題並不會解決。在我看來,人生就像在"玩拼圖"。為什麼說是"玩"呢,因為人生不一定有意義,一如"玩"不一定要有什麼積極的意義。人生不一定只有一個目的,一如在人生中我們不會只扮演一個角色。一個人也許不是一個好兒子,不代表他不能成為一個好丈夫,或是一個好父親。人生並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,一定如此或一定不能如此。人生剛開始的時候,看似雜亂無章,看似有無限的可能,一段時間之後,一塊塊的拼圖連接起來,輪廓慢慢浮現了,景象漸漸清楚了。誰最了解你自己的人生呢?當然只有自己,那麼自己可不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呢?好像又不可以。當自己沾沾自喜,完成了一個小角落時,卻發現還有那麼多值得探索的,值得發掘的。已經拼上去的一片片,都是記憶的片斷,也許珍貴,也許無聊,但其實都是一樣的,只是人生中小小的一片拼圖。

 

2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勝傑 的頭像
    李勝傑

    瓊斯盃

    李勝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